
2022公共基礎知識之法律知識: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法律關系作為法學的基礎概念,在我們學習法律過程中非常重要。社會關系就是人與人之間形成的關系,法律關系是法律規(guī)范在調整人們行為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的權利與義務關系,法律關系屬于社會關系的一部分。但是,法律關系又與一般的社會關系不同,通過法律關系的概念我們可以看出,法律關系是以法律規(guī)范為基礎、以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
法律關系是以法律規(guī)范調整為基礎形成的社會關系。如果不存在相應的法律規(guī)范調整,就不會出現相應的法律關系。比如朋友之間關系或者戀人之間關系,亦或是義父義母的關系,這些關系因為沒有法律規(guī)范去調整,所以這些社會關系就不是法律關系。
法律關系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構成要素包括三大要素:主體、內容以及客體。
一、法律關系的主體
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法律權利的享有者和法律義務的承擔者,法律關系的主體包括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以及國家,這些主體都可以參與到法律關系之中,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例如自然人和法人簽訂買賣合同,參加合同法律關系之中;在外交過程中國家之間簽訂國際條約,此時國家就是非常重要的法律關系主體。
二、法律關系的內容
法律關系的內容包括權利和義務,考試中最愿意考查的就是權利與義務之間的關系。
1、權利和義務相互依存,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在法律關系中,權利和義務是緊密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例如在木材買賣合同中買受方享有獲得木材的權利同時也要履行支付木材價款的義務,賣方既有獲得價款的權利也有交付木材的義務。
2、權利與義務的總量是相等的。權利和義務在社會生活中是對等關系,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
3、權利與義務在價值上存在主從關系。不同國家、不同歷史時期對于權利和義務的價值觀念是不同的。而我國作為一個民主法治國家,更加注重對公民權利的保護,因此主要以權利為本位,換句話說,履行義務是為了更好地行使權利。而在某些國家或者不同的歷史時期,可能更注重義務的履行。
三、法律關系的客體
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在法律關系中能夠作為客體的主要包括:物、行為、人身利益以及精神財富。例如小張賣給了小王一個鼠標,二人形成的買賣合同關系就是法律關系,在本案中法律關系的主體是小王與小張,而客體是買賣鼠標的行為,內容是雙方買賣交易形成的權利與義務。
以上就是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試題練習】(多選)1、下列關于法律關系說法正確的有( )。
A.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相對立,存在絕對的權利
B.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相互依存,相輔相成
C.沒有絕對的權利,也沒有絕對的義務
D.在我國義務的價值地位大于權利
【答案】BC【解析】根據我國法律規(guī)定,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而權利與義務之間的關系是:1、權利與義務相輔相成,緊密聯(lián)系,不可分割。2、權利與義務的總量相等,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3、權利與義務在價值上存在主從關系,我國主張權利本位,即履行義務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權利。故本題答案為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