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握這些技巧,讓行測資料分析“活”起來
行測資料分析:你能分清平均數增長量和增長率嗎
平均數是行測資料分析中的一個重要考點,平均數的增長量和平均數的增長率又是平均數中的??純热?,很多考生在備考的時候容易混淆平均數的增長量和增長率,今天政華公考就帶大家一起學習它們的區(qū)分方法。
概念對比
平均數增長量:指的是平均數現期值相對于基期值增長的量;
平均數增長率:指的是平均數現期值相對于基期值增長的率;
相同點:平均數增長量和平均數增長率都是在描述平均數的增長情況,都是平均數現期值和基期值對比產生的結果;
不同點:平均數增長量是一個有單位的數據,而平均數增長率是一個沒有單位的百分數。
公式對比
例題精析
材料:截至2019年底,全國有旅行社21649家,同比增長4.63%。2019年底,全國旅行社總資產585.96億元,同比增長12.28%。
問題一:2019年底,全國平均每家旅行社旅行總資產比上年增長( )
A.18.44萬元 B.16.67萬元 C.19.28萬元 D.20.35萬元
【答案】A【解析】平均每家旅行社總資產=與上年相比增長多少
問題二:2019年底,全國平均每家旅行社旅行總資產比上年增長( )
A.5.64% B.6.97% C.7.31% D.7.95%
【答案】C【解析】平均每家旅行社總資產=與上年相比增長多少即所求是與上年比較,再結合是百分數,即所求為平均數的增長率。定位材料全國有旅行社21649家,同比增長 4.63%,全國旅行社總資產585.96億元,同比增長12.28%,結合公式平均數增長率=
代入數據
答案選擇C。
總結:通過以上兩道題我們發(fā)現,平均數增長量和增長率首先問題當中都有比較或者增長,一般可以通過選項當中是否有單位去區(qū)分,有單位即為平均數增長量,選項是沒有單位的百分數即為平均數增長率,再結合相應公式代入數據求解即可。政華公考希望這個區(qū)分方法可以幫助到正在備考的你。
行測資料分析:“秒懂”平均數增長率
資料分析是公務員考試行測中的必考題型,其中平均數增長率這一考點近幾年考查相對較多,但是很多同學并不清楚這一公式,也不會判斷什么情況下使用,使得平均數增長率成為大家頭疼的一類題型。那么,今天政華公考帶領大家一起學習平均數增長率這一考點。
公式及應用
我們通過一道簡單的例題來看看平均數增長率的公式推導過程,便于同學理解和記憶。
例題:2021年江蘇省糧食產量為2163.9萬噸,同比增長0.3%;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3772.4千公頃,同比增長2.9%。
問題:2021年江蘇省糧食單位面積產量比上年增長/減少百分之幾?
【答案】根據問題“糧食單位面積產量”可知考查的是平均數,求平均數增長/減少百分之幾,可知需要求解平均數增長率,材料中給出的是現期總量及增長率,和現期份數及增長率。根據公式:可得平均數增長率
通過此題,我們不難發(fā)現,平均數的列示化簡以后為其中0.3%為總量的增長率,2.9%為份數增長率。因此,
那么是在什么情況下,我們可以使用該公式呢?根據例題問題,涉及到平均數概念,有比較(“與上年相比”),和百分數(%)時,我們可以考慮是否能使用該公式。
計算技巧
我們在做題過程中首先根據問題確定考查考點,然后將材料中的數據代入公式,最后結合選項估算出結果。我們通過下面的例題看看計算過程如何確定最終答案。
例題:2021年6月,鎮(zhèn)江耕種面積為17.64億畝,同比增長13.8%;稻谷產量為4257億斤,同比增長34%。
問題:2021年鎮(zhèn)江稻谷平均產量比2020年增加百分之幾?( )
A.17.8% B.20.2% C.23.4% D.25.7%
【答案】A【解析】根據問題“平均產量增加或減少百分之幾”可知,求的是平均數的增長率,直接代入可得:直接選擇A選項。
因此,在計算時可以優(yōu)先計算(總量增長率-份數增長率),再結合選項進行判斷,減少計算量,更加快速選出答案。
總結
行測資料分析中平均數增長率公式使用:
1、判斷問題是否涉及到平均數,有比較(“與上年相比”)和百分數(%);
2、將數據代入公式:
3、計算(總量增長率-份數增長率),結合選項選擇答案。
通過政華公考的講解,相信大家給自己知識的藍圖又擴充了領地!大家課后要勤加練習,熟記公式,下次再遇到用平均數增長率的題目才能快速解題。
你能避開行測資料分析中的單位陷阱嗎
資料分析是行測考試中的必爭之地,資料分析做得好,才能在考試中拉開分差。許多考生通過不斷地練習,能夠做到在做題過程中通過題干問法確定考點,然后結合相應公式采取合適的計算方法來確定答案。但是在平時備考時,同樣不能忽視的是對資料分析中易錯點的把握,只有避開出題人設置的陷阱,才能在資料分析這一部分盡可能多得分。今天政華公考帶大家來看一下資料分析中有哪些“單位陷阱”。
常見單位換算
要避開資料分析中的“單位陷阱”,我們需要熟知資料分析中常見的單位換算,比如:1公頃=15畝;1噸=1000千克=1000公斤=2000斤等。
易設“單位陷阱”的情況
1.題干單位與材料單位不一致
2019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16064千公頃,比2018年減少975千公頃,下降0.8%。其中谷物播種面積97847千公頃,比2018年減少1824千公頃,下降1.8%。全國糧食總產量66384萬噸,比2018年增加594萬噸,增長0.9%。其中谷物產量61368萬噸,比2018年增加365萬噸,增長0.6%。
例1:2019年,全國糧食單位面積產量為( )斤/畝?
A.0.57 B.5.72 C.762.6 D.381.3
【答案】C【解析】此題易錯選D項。根據問題“2019年單位面積產量”可知,題目考查平均數。但是題干中的單位與材料中不一致,需要單位換算;面積單位為“千公頃”,要轉化為“畝”,1公頃=15畝,產量單位為“萬噸”,要轉化為“斤”,1噸=2000斤,66384萬噸=
≈762.6斤/畝,則選擇C項。
2.選項數量級不一致
截至2017年底,我國共有30個省(區(qū)、市)投產了747個生物質發(fā)電項目,并網裝機容量1476.2萬千瓦(不含自備電廠),年發(fā)電量794.5億千瓦時。
例2:2017年末我國生物質發(fā)電每萬千瓦并網裝機容量全年發(fā)電量為多少千瓦時?( )
A.5382 B. C.0.54 D.5.4
【答案】B【解析】此題易錯選A項。問題中“每萬千瓦并網裝機容量全年發(fā)電量”,題目考查平均數。其中“每萬千瓦并網裝機容量”為份數,“全年發(fā)電量”為總量;觀察選項可知,選項中的數量級不一致,則要考慮到數據的單位換算,“并網裝機容量”單位為“萬千瓦”,與問題一致,“發(fā)電量”單位為“億千瓦時”,需換算為“千瓦時”,則選B項。
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關注行測資料分析中細小的易錯點,才能備而無患。通過以上題目,大家知道了資料分析中“單位陷阱”會出現的情況,分別是題干單位與材料不一致和選項數量級不一致,當遇到帶有單位的數據計算時,就應該注意題干、注意選項的單位。當然熟能生巧,這也需要平時多加練習,從而養(yǎng)成這樣的好習慣,趕緊練習起來吧。
行測資料分析基期比重——先觀察,再計算
在行測資料分析中基期比重已經屢見不鮮,我們最常見的列示形式為:如果按照傳統(tǒng)計算無疑很麻煩,所以關于此類計算,政華公考建議大家一定要先觀察后計算。
例題:2021年7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完成28.4萬輛和27.1萬輛,環(huán)比增長14.3%和5.8%,同比分別增長170.8%和164.4%。從細分車型看,中國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3.2萬輛和2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8倍和1.7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2萬輛和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5倍和1.6倍;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2輛和196輛,同比分別增長3.6倍和48倍。
問題:2020年7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中,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量占比約為:( )
A.11% B.14% C.17% D.20%
【答案】D【解析】
從這道題可以看到我們解決類似問題有以下步驟:
1、觀察分子分母有效數字接近的數,并判斷其比值與1的大小關系
2、計算剩余兩數之比
3、判斷最終結果與計算結果的大小關系
練習;2017年,全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fā)展(R&D)經費17606.1億元,增長12.3%,其中科技研究經費1336億元,增長11.7%。
問題:2016年全國投入研究與試驗發(fā)展(R&D)經費中科技研究經費占比約是多少?( )
A.7.6% B.28% C.16% D.24%
【答案】A【解析】
通過政華公考以上的練習,相信已經了解此類問題的解題技巧,希望大家能加強練習,提高解題速度。